3月19日,工作人员在深州市一家净菜加工企业生产车间内贴标签。
近年来,河北省深州市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包養網,推动“河北净菜”走进京津的食堂、超市、社区,形成了以净菜加工为核心的现代化全产业链包養,既丰富了京津市民“菜篮子”,又推动了当地果蔬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新包養网上海11月29日电(记者 李佳佳)“跟周边国家比起来,我们还是挺自豪的,在东南亚率先拥有这样一条高铁。”眼前,这位正在和中新网记者探讨高铁乘坐体验的女孩,是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Anggun Mulia Fortunata,中文名叫做王秀玲。包養網 花園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王秀玲,目前正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留学。张亨伟 摄
王秀玲个头不高,说起话来温温柔柔,六年留学上海的经历,为她那一口流利的中文打下包養網良好的基础。
王秀玲口中的高铁就是今年10月17日正式开通运营的雅万高铁,它由中印尼两国合作建设,由国铁集团所属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印尼中国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印尼铁路公司组成中印尼运维联合体负责运营维护。自开通以来,客流需求旺盛,深受民众青睐。
“我是雅加达人,雅加达城市人口密集,所以万隆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座能够带来治愈的城市,每到周末,雅加达人就会起一个大早,或是搭车或是自己开车前往万隆旅行过周末,平时两座城市之间堵车是常态,就算路上交通顺畅,开车也需要3个半小时。”雅万高铁极大地缩短了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得益于高铁的开通,如今从雅加达至万隆间的旅行时间由3个多小时一下子缩短至46分钟,王秀玲说,“听朋友说,那真是太方便了”。
说起自己第一次高铁体验,王秀玲记得是在2018年的时候,那时候的她完全没想到中国有如此发达如此高级的铁路系统,等到真的坐上火车,王秀玲更加惊喜,“没想到真的挺舒服”。如今,自己的家乡也拥有了第一条高铁,王秀玲满是期待,“我朋友以前也在中国留学,他已经体验过雅万高铁,跟我说和包養平台推薦中国的高铁很相似,真是很快、很舒服、很高级。现在去万隆有了新的交通方式,等假期回去,我肯定也要去试试。”
据了解,11月17日,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1个月,累计发送旅客38.3万人次,单日旅客上座率最高达98.7%,客流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为沿线民众提供了安全便捷、温馨舒适的出行体验。
最初来到中国,王秀玲是奔着工科专包養網业而来,大学本科四年在上海的学习,让她逐渐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发现自己对中国的发展,对中国的各个方面都挺感兴趣的,所以在报考硕士的时候,我就选择了工科以外的专业,最终我将自己的专业定为中国学。”
中国学是学什么的?王秀玲说,中国学涉及的学科范围甚为广泛,既有中国外交、政治、法律,也有中国历史、文化,“可以说中国学这门学科可以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尤其我喜欢逛中国的博物馆,中国学也能让我接触到中国的古代历史”。
说起中国的古代史,王秀玲的第一反应就是中国的古丝绸之路,从那时候开始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了经贸往来。“我看过一些展览,也知道像瓷器这样的商品就是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东南亚国家,中国的瓷器制造工艺通过贸易的方式对很多东南亚国家的当地文化带去了影响。”
参加城市考古,行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王秀玲对于这里的一切都很着迷,都充满着好奇,“就是有那种看不腻的感觉”。王秀玲说她计划毕业之后先尝试在上海找一份工作,“我希望在上海积累工作经验,回国后利用这些经验把我的家乡建设得更好”。
原标题:培养更多对“三农”有担当的新型农林人才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前夕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既是对青年大学生提出殷切期望,也是对涉农高校立德树人提出明确要求。涉农高校要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战略使命,主动对接农业强国建设的迫切需要,顺应新时代党的“三农”工作的现实要求,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把思想引领、价值塑造、素养提升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出更多对“三农”有认知、有情怀、有担当的新型农林人才。
深化“三农”认知,学农知农
只有懂农业,才能爱农村、爱农民。涉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引导学生掌握“三农”理论、政策和实情入手,着力解决学生“学农不知农”的问题,为树立理想情怀、强化情感认同、增强行动自觉奠定包養網坚实的认知基础。
一是坚持用党的“三农”理论启智润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三农”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教书育人的最好教科书,融包養網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教育等人才培养各环节,教育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基本规律和时代要求,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找准学习研究、创新创业、实践应用的着力点,为终身发展奠定科学的思想包養基础。
二是抓紧抓实“三农”政策的宣传阐释。党中央围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形成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政策体系。要持续强化政策教育,建设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通识教育“金课”,利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中央1号文件出台等重要契机,把这些重要政策法规讲深讲透,教育引导学生从战略的高度了解大国“三农”的总体布局,准确把握农业强国建设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时代使命,深刻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政策导向和改革趋向。
三是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农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全面掌握农业农村的实际情况,不仅是培养学生学农知农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的必要前提。要深入开展国情农情教育,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大历史观、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使学生了解粮食安全、农机装备、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实习锻炼、志愿服务、科技推广、实地考察等实践育人活动,鼓励学生真正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田野,切身感受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成就、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跃升和农村面貌的历史性变革,强化感性认知,触动情感共鸣,增强内在认同。
厚植“三农”情怀,爱农为农
既要用党的“三农”理论武装青年,通过认知教育解决“懂”的问题,又要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通过情感教育解决“爱”的问题。农林学子如果没有对“三农”的真感情,就做不了真学问,成不了真专家。涉农高校要在厚植“三农”情怀上下功夫,突出价值引领,做到润物无声,不断增强学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而矢志奋斗的内在精神动力。
一是激发投身“三农”、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对农林人才的渴望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而又迫切。涉农高校要结合农林学科专业特点,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心怀国之大者,强化“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树立“以农报国”的志向抱负,听从祖国召唤,响应祖国需要,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推动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促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贡献青春力量。
二是激发民为邦本、人民至上的人文情怀。我们所取得的一切伟大成就是包括亿万农民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拼搏奋斗换来的,亿万农民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新时代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着不懈奋斗。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深刻认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教育学生拜农民为师,向“老把式”“土专家”虚心请教,学习他们的首创精神和宝贵经验。要组织学生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切身体验农民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读懂他们对安居乐业最真实的期待,倾听他们对美好生活最淳朴的向往,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朴素情怀,立志为人民服务,让为民族复兴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亿万农民,过上更加体面的好日子。
三是激发赓续血脉、薪火相传的文化情怀。农耕文明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蕴含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涉农高校要肩负起农耕文明传承创新的时代责任,赓续文化基因,丰富文化内涵,推动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使传承千年的农耕文明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充分发掘其中的思政元素,融入通识教育课程,打造农林特色校园文化,推动耕读教育、思想教育、专业教育融合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教育学生从优秀农耕文化的道德观念、价值理念、人文精神中汲取营养,在耕读实践中增强对自然的敬畏、对土地的深情、对民族的热爱,自觉做农耕文明的传承者、创新者。
彰显“三农”担当,兴农强农
所有的教育,都来自实践、融入实践,最终都要指向实践。增强学生的实践自觉是强化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意志信念的终极目标,也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涉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就是教育学生肩负起应有的使命,担当起应有的担当,将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转化为强农兴农的实践自觉。
一是激励学生掌握真才实学,锤炼过硬本领。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学风,教育引导学生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基础,提升专业技能,不断增强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坚持不懈支持学术创新,抓好有组织科研,指导学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大胆探索未知领域,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增强学术创新能力,勇于实现创新突破。坚持不懈涵养科学精神,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优良传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动员学生勇做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二是激励学生坚持学以致用,积极投身实践。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涉农高校要教育引导学生躬身实践,起而行之,坚持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统一、能力提升和价值塑造相融合,在农业强国的火热实践中淬炼,在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中成长,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服务“三农”事业的行动自觉。要组织学生深度参与实际生产、实践操作和经营管理,围绕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现代科技装备升级、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等方面的内容,开展产业调研、技术推广、规划设计和志愿服务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最好的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以实际行动彰显青春担当。
三是激励学生扎根“希望田野”,践行强农使命。人才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第一资源,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涉农高校要重视部分学生“学农不务农”的问题,强化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教育引导学生扎根“三农”事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激励学生做农业科技创新的领跑者,以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的科研成果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开发农业产业新动能、农村生态新价值,推动农业产业韧性持续增强。激励学生做农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返乡创业,以农兴业,组织带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激励学生做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会聚起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征程上留下青春足迹,在实现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历程中绽放青春之花。
原标题:炼好了钢铁也“炼”出了人才
“航空发动机轴承钢实验现在开始。”子夜时分,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实验室里却灯火通明。东北大学冶金学院教授姜周华和学生们围在冶金炉旁,静静等待着钢铁在“炉火”中“脱胎换骨”。
从C919大飞机到白鹤滩水电站,再到第四代核电示范工程……诸多大国重器的运行,都离不开这个团队的成果。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团队开创的新一代电渣重熔技术,实现了我国特殊钢冶炼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科技创新带来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其中第一个就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东北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科教和产业优势如何结合转化?姜周华领衔的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团队交出了创新答卷。
沉下心来焐热“冷板凳”
如果用一类商品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钢铁”一定榜上有名。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史,发达国家的钢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优质钢、特殊钢比重会逐步提高至20%。而我国这一比重仅为9%,仍有大量特殊钢需要进口。
“尽管当时我们的科研经费很少,但也坚持研究特殊钢,默默培养人才。”回忆起40年如一日的科研坚守,姜周华感慨道,“因为我知道,我们国家需要炼出自己的特殊钢。”
最初,特殊钢冶金团队仅有1台炉子4名教师。大家挤在两间实验室里,进行了大量基础性和应用性科研,一点点将“冷板凳”焐热。
“每天窝在实验室里搞研究虽然枯燥,但我们坚信追求钢铁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没有错。”青年教师李花兵是特殊钢冶金团队出名的“严师”。他常常和学生们说:“要和钢铁‘较较劲’。”一次,他对课题有了新的想法,深夜11点把另两位“战友”叫到实验室里讨论,一直到凌晨3点半。
不知过了多少个深夜,也不知炼了多少炉钢水,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团队最终取得了重大理论和技术突破,姜周华也因此被国际电工委员会推举为电渣炉国际标准工作组召集人,引领带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
团队科技突破的累累硕果,不仅长在了东北全面振兴的科研事业中,还挂满了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枝头”。在鞍钢集团,由姜周华参与研发的“316H奥氏体不锈钢产品”应用于我国第四代核电示范快堆项目,成为我国探索国际领先核电技术的开路先锋;在抚顺特钢,由李花兵牵头研发出的国内首个“超级不锈钢”,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使进口产品降价50%以上。
“如今,我们研发的新一代电渣重熔技术已被推广至60多家企业的325台成套装备中,市场占有率达61%。”姜周华介绍,“相关产品还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包養特殊钢正成为中国钢铁的明星产品,驾船出海走向世界。”
扎根一线,紧跟产业需求培育人才
熟悉姜周华的人都说:“姜老师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人。”从东北到华东再到西南,无论路途多么遥远,只要企业在生产实践中遇到问题,他都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40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走遍了上百家钢铁和重机企业。
曾有人问他:“听说冶金行业生产现场环境比较艰苦,为什么一直坚持‘现场不能不去’?”
“现场是最好的老师。不到生产现场就没法掌握第一手资料,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姜周华认为,“理论和实践脱节,既搞不好研究,也锻炼不出优秀人才。”
在姜周华的倡导下,团队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课题,都来自生产现场。“近十年,我们培养了71名博士和270名硕士。去企业生产一线实习,成为每一位研究生的必修课。”团队成员耿鑫说,“我们的‘高品质特殊钢绿色高效电渣重熔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研发的几个关键难点,就是3名博士生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并攻克的。”
团队包養網成员董艳伍的博士论文完成在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生产一线。他所研发的特殊钢冶炼设备,为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和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我们的试验经常从头半夜开始,第二天下午结束,一次跟班15个小时都是常有的事。虽然很辛苦,但这里最能发现科学的奥秘。”董艳伍说。
贴在一线,学在一线。日复一日地穿梭在实验室与工厂之间,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团队的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如今,董艳伍已经成为团队电渣冶金技术专家,经常带领学生前往现场寻找问题,再回到实验室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探索最佳设计方案。
师生们在实包養網验室千锤百炼,在企业一线摸爬滚打,从研究计算到现场实操,个个练就了一身硬功夫,为我国特钢技术发展和钢铁强国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2022年,由姜周华领衔的特殊钢冶金技术教师团队被评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让更多青年人才投身东北全面振兴
9月16日,东北大学迎来建校百年。在庆祝晚会上,姜周华带着两名学生,搀扶着自己的老师,一同走上舞台。在现场一万余名师生校友的注视下,将团队几代人科技报国的故事娓娓道来。扎根东北、服务国家的信念,在莘莘学子心中薪火相传。
2018级博士毕业生李博洋现就职于鞍钢研究院,从事钢铁冶金包養網相关研究。由他参与开发的炼钢环节大数据系统,通过数据分析统筹各个工序,实现炼钢流程最优控制,每年帮助钢厂降低成本近1000万元。能够留在家乡为东北全面振兴添砖加瓦,李博洋觉得自己每天都充满干劲。
另一位留在抚顺特钢的2016级博士毕业生侯志文在毕业前一直进行特殊钢冶金基础研究。来到一线,他所学的知识派上了用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生产难题。“现在我把基础原理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将特种冶炼车间当成主战场,继续进行特殊钢冶炼攻关,在未来研发出更多更好的新品种特殊钢。”侯志文说。
人才源源不断,成果转化也冒出新芽。2020年,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团队响应包養国家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的号召,筹措资金6000多万元,在辽宁省沈抚创新改革示范区建设东北大学(沈抚)工业技术研究院。一条3吨级高端特殊钢和特种合金中试生产线拔地而起,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在新材料、氢能与氢冶金、智能制造等领域进行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学生们在实验室中研发的成果,在这里转化应用,走向社会。在培养和会聚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的同时,孵化出一批专精特新型企业。”东北大学(沈抚)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董君伟说,“中试基地投产不到两个月,就成功为四川某公司研发了用于‘人造太阳’项目的关键处理技术。截至目前,我们已引进项目团队6个,会聚高水平科技人才100余名,孵化科技型企业5家。”
(记者 刘勇 通讯员 李青坡)
人民网哈尔滨3月13日电 农技专家把脉问诊、察土送技;金融机构上门办贷、贴心服务;农民们备种补肥、疏沟理渠;纵横阡陌间,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正酣……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又是一年好时节,黑河市提早谋划、靠前服务、强力推进,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农业强市”建设,千里黑土上处处可见“动起来”“干起来”“忙起来”的春忙备耕图。
抢“前期”占“先机”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生产是确保全年农作物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为切实担当起粮食安全“压舱石”使命,黑河市坚持“抢”字当先,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制定《黑河市大豆、玉米单产提升行动攻坚年实施方案》,全面实施种业振兴工程,深入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保粮食综合产能持续提升。
强化农业科技武装,技术服务到基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冬春农民科技培训活动,利用广播、电视及新包養媒体等载体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信息和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宣传,借助中国农业技术推广APP、云上智农APP、黑龙江植保技术网络大讲堂等提供免费农业技术直播培训等服务,有效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和生产技能,受众人数19万人次。
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冬检冬训下基层。建立乡镇农机使用、销售、维修等相关人员业务群,及时解答各乡镇在机具检修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目前已完成检修保养机具3.2万台,3月底前完成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收获机和水稻插秧机为主的各类农机具检修。
变“粮田”为“良田”
“目前春耕生产工作已全面开展,今年全市计划粮食作物春播面积稳定在2800万亩,总产量预计稳定在110亿斤。实现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3个、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71.3亿元,力争实现农业基础更强、农村发展更优、农民收入更多,全力推进全市‘农业强市’建设步伐行稳致远。”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苏辉介绍说。
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高标准农田是稳产增收的重要基础。黑河市抢抓岁末年初关键窗口期,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项目审批全程跟踪,实施评审流程“串联变并联”模式,简化工作流程,压缩工作周期。今年全市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项目6个,建设任务58.5万亩,项目总投资14.6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当地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截至目前,已完成国债项目的批复工作,正陆续挂网招投标。
要想仓廪足,种子是基础。黑河市坚持抓基层、重基础,强化春耕生产“要素保障”,全面实施种业振兴工程,推进五大连池、北安、嫩江、孙吴4个国家区域性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指导种子加工企业开足马力加工生产良种,满足耕地用种需求。强化农资产品“源头监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拉网式”春季种子市场专项检查行动,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强化耕种品种“科学指导”,各职能部门统筹协调、密切配合,根据黑河有效积温和作物品种特性表现,提供不同积温带的优良品种图谱,指导农户科学用种,实现不越区种植。目前,全市有种子生产企业46家,加工种子14.45万吨,已准备种子量占总需求的99%,其中已下摆到户占总需求的66.1%;建设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7个,共储备优良大豆品种130万公斤。
借“钱景”绘“前景”
“感谢邮储银行提供的便利和支持,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家住爱辉区瑷珲镇二道泉村的李宝全今年计划成立一个粮食种植合作社,种植面积扩大到450到500垧地,但也随之遇到了资金难题,邮储银行黑河分行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为其办理相关业务。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黑河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霍仁忠表示,为进一步降低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满足各类农业融资主体的金融需求,邮储银行黑河分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创新推出极速贷、规模种植贷、线上信用户贷款,单户无抵押额度由30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叠加抵押担保模式,单户授信额度可以达到1000万元。本轮备春耕已投放贷款21亿元,计划投放4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亿元。
除邮储银行外,黑河市还与农商行、建行、工行、农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协调推出14项包養網心得农村金融创新包養产品,各行计划投入贷款资金完全满足春耕生产资金需求。目前,全市春耕生产所需资金约已筹85.5%。
“目前全市备春耕生产资金筹备、物资调配、种子准备、科技培训、机械检修等工作已有序展开,备春耕生产预计4月10日前全面高质量完成,较往年抢前1周。”苏辉介绍说。(陈静、王 丹包養網)
3月17日,在位于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的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准备上塔作业。
日前,“十四五”国家重点项目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重庆段线路工程已全线贯通,工程整体将于年内建成投运。
据介绍,重庆包養網比較铜梁1000千伏变电站作为川渝特高压入渝的首个落点变电站,现已全面进入电气设备安装阶段。
川包養網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包養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输包養电工程,在四川、重庆新建成都东、铜梁等4座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该工程建成后预计每年可输送电量350亿千瓦时,能有效推动川西甘孜、阿坝地区水电等清洁能源外送,保障成渝负荷中心用电需求,提升川渝地区电网整体供电能力和运行可靠性,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建设。
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中新网上海11月29日电(记者 李佳佳)“跟周边国家比起来,我们还是挺自豪的,在东南亚率先拥有这样一条高铁。”眼前,这位正在和中新网记者探讨高铁乘坐体验的女孩,是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Anggun Mulia Fortunata,中文名叫做王秀玲。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王秀玲,目前正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留学。张亨伟 摄
王秀玲个头不高,说起话来温温柔柔,六年留学上海的经历,为她那一口流利的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王秀玲口中的高铁就是今年10月17日正式开通运营的雅万高铁,它由中印尼两国合作建设,由国铁集团所属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印尼中国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印尼铁路公司组成中印尼运维联合体负责运营维护。自开通以来,客流需求旺盛,深受民众青睐。
“我是雅加达人,雅加达城市人口密集,所以万隆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座能够带来治愈的城市,每到周末,雅加达人就会起一个大早,或是搭车或是自己开车前往万隆旅行过周末,平时两座城市之间堵车是常态,就算路上交通顺畅,开车也需要3个半小时。”雅万高铁极大地缩短了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得益于高铁的开通,如今从雅加达至万隆间的旅行时间由3个多小时一下子缩短至46分钟,王秀玲说,“听朋友说,那真是太方便了”。
说起自己第一次高铁体验,王秀玲记得是在2018年的时候,那时候的她完全没想到中国有如此发达如此高级的铁路系统,等到真的坐上火车,王秀玲更加惊喜,“没想到真的挺舒服”。如今,自己的家乡也拥有了第一条高铁,王秀玲满是期待,“我朋友以前也在中国留学包養,他已经体验过雅万高铁,跟我说和中国的高铁很相似,真是很快、很舒服、很高级。现在去万隆有了新的交通方式,等假期回去,我肯定也要去试试。”
据了解,11月17日,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1个月,累计发送旅客38.3万人次,包養单日旅客上座率最高达98.7%,客流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为沿线民众提供了安全便捷、温馨舒适的出行体验。
最初来到中国,王秀玲是奔着工科专业而包養平台推薦来,大学本科四年在上海的学习,让她逐渐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发现自己对中国的发展,对中国的各个方面都挺感兴趣的,所以在报考硕士的时候,我就选择了工科以外的专业,最终我将自己的专业定为中国学。”
中国学是学什么的?王秀玲说,中国学涉及的学科范围甚为广泛,既有中国外交、政治、法律,也有中国历史、文化,“可以说中国学这门学科可以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尤其我喜欢逛中国的博物馆,中国学也能让我接触到中国的古代历史”。
说起中国的古代史,王秀玲的第一反应就是中国的古包養網丝绸之路,从那时候开始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了经贸往来。“我看过一些展览,也知道像瓷器这样的商品就是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东南亚国家,中国的瓷器制造工艺通过贸易的方式对很多东南亚国家的当地文化带去了影响。”
参加城市考古,行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王秀玲对于这里的一切都很着迷,都充满着好奇,“就是有那种看不腻的感觉”。王秀玲说她计划毕业之后先尝试在上海包養網找一份工作,“我希望在上海积累工作经验,回国后利用这些经验把我的家乡建设得更好”。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古老的女性名字正在成为法国父母的首选,为爱女取一个“老祖母名字”包養網價格成了今年的新时尚。
据法国“欧洲第一电台”6日报道,近年来法国人取名字回归传统风格,那些曾经被认为“老气”的名字再度受欢迎。其中,“玛德琳”这个流行于100年前的女性名字或将成为包養平台推薦今年最热门的法语名之一。在上世纪包養一二十年代,“玛德琳”风靡一时,成为现在很多法国人祖母、甚至曾祖母的名字。如今“玛德琳”再度盛行,取代前几年最流行的“艾玛”。
“玛德琳”源自希腊语和《圣经》,18世纪因著名糕点师玛德琳·保米尔而闻名,其制作的经典蛋糕也被命名为“玛德琳”。研究者认为,“玛德琳”寓意“善于发现、热情大胆、精力充沛、乐于交包養網流”,寄包養網比較托了父母的美好期待。(杜敏)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题:奋进复兴征程 包養網书写青春新篇——共青团十九大代表分组讨论党中央致词
新华社记者黄玥、高蕾、董博婷、张瑞杰
宏伟蓝图催人奋进,青春使命无上光荣。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赵乐际、王沪宁、丁薛祥、李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蔡奇代表党中央致词。
当天下午和晚上,出席团十九大的代表进行了分组讨论。代表们表示,党中央致词充分肯定了团十八大以来的各项工作,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关心关怀和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提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团结奋斗,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指明前进方向。
旗帜引领 青春前行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
“党中央致词回顾了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广大青年在其中既是见证者、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奉献者。”中央团校党委书记倪邦文表示,团十八大以来,广大青年不断深化对“两个确立”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党对青年的凝聚力、青年对党的向心力不断增强。
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共青团广东省委书记冉波表示,广大青年要从中深刻领会党的青年工作的战略地位,体悟我们党用极大精力抓青年工作的战略考量,增强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光荣感。
致词提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把牢青春航向。
北京大学团委书记户国栋表示,真理引领方向,思想汇聚力量。青年要原原本本学原文,原汁原味悟原理,掌握贯穿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養網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让青春充满真理的力量。
青春向党,青年向上。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教师李媛对致词中提到的“铸牢听党话、跟党走的立身之本和政治之魂”深有体会。
60多年前,正是一群青年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主动承揽任务,奋战1年5个月,完成了红旗渠上的输水隧洞“青年洞”。“我们新时代青年要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像前辈们一样,追随信仰之光、扛起历史之责、不负时代之望。” 李媛感慨地说包養網。
勇挑重任 挺膺担当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担时代重任,在国家发展实践中展现青春作为。
致词中“青年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的话语,鼓舞着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团委书记梁秋明。
“在C919大型客机研制历程中,青年勇担使命,在科研一线冲锋,在行业前沿探索,充分释放着创新热情和活力。”梁秋明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大飞机事业一定要办好”的殷切嘱托,勇当攀登科技巅峰的先锋,为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致词指出,广大青年要“主动到实践中去,到人民群众中去,到基层一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让安徽省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旭东心潮澎湃。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包養網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徐旭东表示,作为一名青年农民,就是要把根深深扎进家乡的泥土中,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带动广大农户增产增收,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青春力量。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发扬斗争精神,在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中展现青春风貌。”武警部队猎鹰突击队女子特战大队特战一队队长崔婕对致词中的这句话印象深刻。
“受过的伤是青春的勋章,吃过的苦是奋斗的印记。”崔婕表示,作为一名特战队员,只有在斗争一线壮筋骨、长才干,才能无愧于特战队员的“特”字,不辜负习主席“苦练过硬本领,当好忠诚卫士”的殷殷嘱托。
作为一名奋战在救援前线的志愿服务者,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於若飞对致词中强调的“以青春的斗志担难担重担险”深有感触。
“于危难中撑起‘蓝天’,是我们蓝天救援队青年队员们的共同信念。我们要继续沿着专业化、系统化的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道路不断迈进,在更多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展现青春担当、青春奉献。”於若飞说。
接续奋斗 逐梦未来
党中央致词提出,从现在起,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中心任务,也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鲜明主题。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湖南省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团支部书记施康表示,无数乡村天翻地覆的发展中都铭刻着青年奋斗的印记,未来要继续弘扬永久奋斗的优良传统,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事业中,谱写乡村发展新篇章。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党中央的致词点燃了广大青年奋斗创业的激情。包養網心得
身处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土马(武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戚继昀深切感受到青年是主力、奋斗是特质。“新时代,我们要以敢于超越前人、敢于引领时代、敢于创造世界奇迹的豪迈干事创业,用实际行动续写青年奋斗华章。”
致词指出,共青团“肩负着更好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历史使命”,团干部“肩负着为党争取青年人心、汇聚青年力量的重要职责”。
复旦大学团委书记潘孝楠说,高校团组织应当聚焦主责主业,致力于培养能接得住历史接力棒、能撑得起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能在惊涛骇浪中不动摇的“强国一代”。
中国铁建团委书记史昌盛说,要牢记总书记关于“做青年友,不做青年‘官’,多为青年计,少为自己谋”的教导,为青年搭建圆梦的舞台、发展的平台、争先的擂台,同青年干在一起、打成一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展现新时代团干部的好样子。
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党中央致词对新时代中国青年寄予厚望。
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刘羲檬说,当代青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摒弃骄娇二气,挺膺担当、奋力冲刺,在新征程上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