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鹰”呼啸 创新“腾飞”——解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展新亮点_中查包養網心得国网

歼20列阵长空,运20大鹏展翅,无人机翱翔九霄,特种作战机戍守海天;AG600M投入灭火实战,“新舟”60灭火机超低空满载投水试飞成功,多款先进直升机扶摇直上……

过去一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实现明显提升,航空装备不断取得突破;民机产业开启发展新局,实现高质量均衡生产,交付民机664架,打造15个重要创新平台。

站在新起点上,航空工业集团正全力以赴,加快构建完备有效的科技创新体系,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补齐基础研究和维修保障技术短板,为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持续赋能。

拼创新,彰显航空科技力量

2月21日,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公司停机坪上,“战鹰”整装待发。塔台一声令下,伴随着轰鸣声,“战鹰”腾空而起,圆满完成龙年首飞。

一年来,从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到实施航空工业集团党组“创新决定30条”“科技创新五大行动”等一系列战略举措……航空工业集团持续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跨行业、跨机构、全要素协同创新,面向重大任务牵头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

在空军航空开放活动·长春航空展上,完成飞行展示的歼-20飞机从观众前滑向停机坪(2023年7月26日摄)。新华社发(余红春 摄)

一年来,从长春航空展到天津直博会,从中国应急展到完成应急保障任务……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航空装备备受瞩目,保护祖国神圣领空,绽放世界舞台传递和平;驰骋战训一线,展现航空科技力量。

西部战区应急指挥组搭乘战区空军一架运-20从西南某军用机场起飞,赶赴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灾区,统筹抗震救灾工作(2023年12月19日)。新华社发

在不久前召开的航空工业集团科技创新年会上,航空工业集团党组发出号召:打赢领先创新“总体战、破击战、持久战”。

“矢志不渝拼创新,是我们骨子里的信念。”航空工业集团总经理郝照平表示,航空工业集团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继续推进科技强国、航空强包養網 花園国建设,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集团不懈努力奋斗。

勇进取,构建民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全新格局

“试飞03,跑道27,风向250,风速11,可以着陆!”

不久前,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东山机场,随着塔台给出允许着陆的指令,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平稳着陆,AG600最后一个低温试飞科目顺利结束,这也标志着为期10天的AG600低温专项试飞试验圆满完成。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M在广东珠海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上进行飞行投水演示(2022年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这期间,低温天气对“鲲龙”团队发起了多次挑战。不论是试验期间零下40摄氏度的平均气温,还是留给团队并不充裕的试验时间,团队都一一化解,最终顺利完成试验任务。

“鲲能化羽垂天,抟风九万;龙可振鳞横海,击水三千。”

在湖南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23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上,参观者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展位参观“鲲龙”AG600模型(2023年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从AG600到“新舟”60,再到AC313A、AC352、AC332等一批先进直升机……面对新形势、新部署、新要求,航空工业集团始终聚焦强军首责、聚力民机主责,着力构建军民机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全面开启民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

2023年7月,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晋江沿海登陆。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飞赴福建受灾地区执行台风“杜苏芮”应急保障任务。

此次执行任务的“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可在8至10级风中常态化飞行并执行灾害侦察、应急通信保障等任务,实时回传现场灾情画面,并化身空中基站,打通“三断”极端条件下救灾生命线,为应急救援的指挥调度提供有力的保障。

2023年10月,航空工业集团在湖北荆门漳包養網心得河机场组织实施并圆满完成了航空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

此次演练以“打造国家航空应急救援关键力量”为主题,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我国自主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化发展成效,实战验证了航空应急救援战法研究、科技创新、装备研制、实战应用等科研生产成果。

在江西景德镇吕蒙机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包養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大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机“吉祥鸟”AC313A直升机首飞成功(2022年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演练现场,“鲲龙”“新舟”“吉祥鸟”“翼龙”“旋戈”等7型8架由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航空应急救援装备汇聚一堂,组成航空应急救援“国家队”。

航空工业集团广大干部职工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增强项目研制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坚定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全面推动型号研制、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向前迈进。

育良才,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

新春之际,翻看着反映中国航空工业新成就画册的两院院士顾诵芬激动不已,94岁高龄的他说:“要发展得更好,我等着新飞机出来!”

“蓝天酬壮志,为国铸战鹰。这是一代代中国航空工业人的真实写照。”航空工业集团新闻发言人吴基伟说。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世界各国都在抢抓机遇。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工作人员在航空工业天津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组装生产一架AC332型民用直升机(2023年6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为汇聚激活人才第一资源,航空工业集团通过任务驱动让人才多起来,压实担子让人才长起来,薪酬激励让人才活起来,加大科技人才职业生涯全周期培养力度,加快建立以院士、集团级技术专家和青年技术骨干为代表的技术人才梯队和以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集团级技能专家和青年技能骨干为代表的技能人才梯队。

近年来,航空工业集团还先后实施了“包養英才工程行动”“科技创新青年博士联谊会”“千名博士引进包養網工程”“育鹰计划”等一批重点人才举措,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培养高端人才。

新时代航空工业人才发展体系的不断推进,为建设航空强国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023年7月,2022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公布,航空工业直升机所总设计师、副所长邓景辉荣获“最美科技工作者”证书;11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航空工业成都所总设计师王海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2月,航空工业1名个人、1个团队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中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郝照平表示,航空工业集团将自觉担当航空领域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国家队,牢牢把握历史机遇,真正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打造一支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用实际行动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团结起来,走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字记者:胡喆

海报设计:谢悦

编辑:王敏、沈文、林革、戚文娟、刘莲芬、张曼怡、徐金泉、王浩程、姜子炜

统筹:黄小希、何雨欣

中肯基础设施合作结出累累查包養心得硕果(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_中国网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连接着历史、现实与未来。

600多年前,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多次访问肯尼亚,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商贸往来,留下千古佳话。如今,中肯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打造“国家地标”“合作丰碑”“民生工程”,续写一个个促进共同发展、增进民众福祉的动人篇章。

内罗毕快速路——

“与中国的合作,会让我们国家拥有更多‘第一’”

夜幕降临,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核心商务区包養網比較的内罗毕环球贸易中心灯光璀璨。该项目由中航国际投资运营,最高建筑物184米,是内罗毕的地标性建筑。站在贸易中心最高处远眺,一条现代化的交通干线灯火通明,贯穿目之所及的整个城市。这条交通干线,就是被当地媒体称为“内罗毕交通大动脉”的内罗毕快速路。

内罗毕快速路有个当地名字叫Moja,由快速路起点站和终点站各自站名的前两个字母组合而成,在斯瓦希里语中是“一”的意思。快速路项目公关经理简妮·昂吉尤说:“这是肯尼亚首个收费公路项目,也是中国在肯尼亚的首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正如快速路的名字那样,与中国的合作,会让我们国家拥有更多‘第一’。”

内罗毕快速路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路桥”)投资开发和建设运营,全长27.1公里,是一条连接内罗毕市区与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的快速通道,途经内罗毕核心商务区、国家博物馆、国家体育场、议会大厦等重要地标,将市区到机场的通行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20分钟。截至2023年9月底,快速路累计通行车辆突破2200万辆。

波琳居住在内罗毕东南的卫星城米洛隆戈。工作日的清晨,她要把两个孩子送到学校,再赶到市中心上班。“以前,我和孩子们需要早晨4点起床,最迟5点必须出发,否则都得迟到。现在到市中心只需要半个小时,我们再也不用那么辛苦早起了。”

肯尼亚交通部副部长姆布瓜表示,快速路在大幅缓解内罗毕交通堵塞、降低物流成本、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为肯尼亚吸引了更多的国际投资,助力肯尼亚成为东非地区的经济、交通及旅游枢纽。

在内罗毕经营旅游公司的摩根·穆坎达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来内罗毕的各国游客对快速路称赞不已,不管是从机场到酒店,还是从市区出发去草原看野生动物,不堵车能省下不少时间,旅游体验也会更好。

走进内罗毕快速路的监控中心,大屏幕显示全线54路高清路网摄像机的实时画面。当地值班人员运用自动监测系统,对拥堵、逆行、行人穿越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中国路桥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在建设期雇用当地员工超6000人,当地200家分包商和数百家建筑材料供应商从中受益。目前,项目运营雇用当地员工超500人,占员工总数约95%。“内罗毕快速路不仅为肯尼亚引入现代化的道路交通运营和管理体系,而且促进了当地民众就业。”

25岁的布莱恩·马森盖里来自内罗毕以西400多公里外奔格马镇的一个贫困乡村,入职内罗毕快速路项目之前,只到过一次内罗毕。入职以来,他从一名普通的收费员,成长为快速路首位肯尼亚籍收费站站长,如今已经在内罗毕安了家。“日常工作和项目培训使我的职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我要和中国同事一道勤奋工作,不断追求高标准和高质量。”马包養網心得森盖里说。

蒙巴萨港新油码头——

“不仅要建设好国际化码头,也要守护好这里的蓝色生灵”

从内罗毕乘坐火车,沿着中企承建的蒙内铁路行驶5个多小时,记者来到肯尼亚东南沿海城市、拥有东非第一大港的蒙巴萨。

蒙巴萨港原来的油码头处理90%以上运往肯尼亚及周边国家的石油产品,在东非各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老旧的油码头早已无法满足肯尼亚的需求,当肯尼亚寻求合作开发时,中国已经准备好了与肯尼亚携手同行,这是真正的朋友。”2022年1月,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蒙巴萨新油码头竣工,时任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在竣工仪式上如是表示。

从2019年2月正式开工,到2022年8月正式交付使用,与中包養国企业的合作,让肯尼亚拥有了一座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现代化油气装卸码头,蒙巴萨港迎来新的生机。

肯尼亚石油管道公司运营经理哈德森·马拉米说,新油码头可在24小时内完成对一艘油轮的卸载,单个泊位平均输油流量是旧码头的3到4倍。“这极大提升了蒙包養平台推薦巴萨港油品处理能力,并带动当地上下游企业发展,为肯尼亚乃至东非地区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黄昏时分,蒙巴萨港新油码头上橙色的输油臂整齐排列,与落日余晖下的海面融为一体。蒙巴萨港附近海域生活着海豚、座头鲸等2000多种海洋生物。新油码头在施工策划阶段即确定了环境保护目标,在保证工程项目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护周边海洋生物和生态环境。

项目工程团队在附近海域设置了8个监测站,每天对海洋水质实时监测;设置了4个观测站,对海洋生物状态进行监测;聘请当地有资质的海洋监测团队参与项目施工活动监测,监测数据每周上传到肯尼亚环保局,为海洋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提供支持。“我们不仅要建设好国际化码头,也要守护好这里的蓝色生灵。”项目经理林治平说。

斯瓦克大坝——

“很多人因为项目建设有了收入,生活得到了改善”

在肯尼亚阿西河与斯瓦克河的交汇处,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承建的斯瓦克大坝正在峡谷中崛起。记者抵达大坝施工现场时已是夜晚,天空中的点点繁星与大坝上的一盏盏路灯交相辉映,装卸车、挖掘机、压路机来回穿梭,大坝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斯瓦克大坝属于斯瓦克多用途水利开发项目一期工程。斯瓦克多用途水利开发项目是肯尼亚当前单体在建最大的集大坝、供水、灌溉、发电于一体的综合水利枢纽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推动实现肯尼亚“2030年远景规划”和“四大发展目标”,为肯尼亚东南部地区的供水、供电、农业灌溉带来巨大经济收益。

大坝所在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一年有长短两个雨季,整体属于半干旱地区。雨季,阿西河水量丰富,但宝贵的水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当地民众长期以来用水罐收集雨水,或者从水务公司的流动水车买水,耗时、费力且价格昂贵。

斯瓦克大坝项目经理李杉告诉记者,大坝建成后,储水量可达6.88亿立方米,将有效缓解旱季缺水的情况,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惠及域内100多万民众。

自2018年动工以来,斯瓦克大坝为当地提供了约2000个就业岗位,员工属地化率达90%以上。30岁的伊丽莎白·姆沃娃是斯瓦克大坝项目上的一名地质工程师,负责现场测绘、岩土岩石勘测等工作,已在大坝项目工作4年多。

记者见到姆沃娃时,她刚从大坝施工现场回到办公室。2017年从肯尼亚东南大学毕业后,姆沃娃在基图伊郡政府环境和自然资源部门实习。“实习期间,我听到斯瓦克大坝项目招聘地质工程师的消息,第一时间就申请了。”姆沃娃说,“我在这儿学习到很多书包養網本上没有的知识和经验。我看到了周边社区的变化,很多人因为项目建设有了收入,生活得到了改善。”

着力开展森林城查包養經驗市建设_中国网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又到春季植绿好时节。

今年4月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增绿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要一茬接着一茬种,一代接着一代干,不断增厚我们的‘绿色家底’。”

这是高瞻远瞩的清醒判断——

2013年4月2日,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

2014年12月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大局。必须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让历史的春秋之笔为当代中国人留下正能量的记录。”

这是心系人民的擘画部署——

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时强调:“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搞好城市内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

2019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因地制宜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进森林城市、森林乡村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自2004年开始,我国持续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森林城市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国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推动城乡生态建设均衡发展,推进百姓“身边增绿”,让森林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生产生活。

随着森林城市创建等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开展,新时代以来,全国森林覆盖率提升2.39个百分点,达到24.02%,我国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2.69%,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5.29平方米。

目前共建成国家森林城市219个

北京市朝阳区东坝中心公园,一株株树苗沐浴在春光里,绿意渐浓,蓬勃生长。这一植树点原为东坝乡东风村所在地,经搬迁腾退和环境整治,正在构建以生物多样性为特色的生态空间。

2023年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这里,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

植树后,在场的中小学生和干部群众围拢过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我是在北京长大的,我的乡愁很多都与树有关。”“要在绿化基础上加强彩化,多种一些色彩斑斓的树种,努力建设全域森林城市,把北京建设得更美。”

植树造林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首都生态环境建设,亲自推动北京绿化美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做好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记嘱托,真抓实干。北京市将“建设森林城市”列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全域创森”为目标,以分区创建为抓手,积极开展森林进城、森林环城和森林乡村建设,拓展全市绿色生态空间,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北京市接续实施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全市累计新增森林和湿地243万亩,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建成一批城市休闲公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村头片林,全市公园总数达到1065个,成为‘千园之城’。”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程建华说。

随着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有力推进,“绿色”“宜居”成为新时代首都发展的鲜明标识。

北京通州大运河河畔,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里新绿初绽、生机勃发,不少人正沿着5.5公里长的环路慢跑。这条由骑行道与健步道组成的彩叶林荫大道,是附近居民健身、休闲的首选地。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于2020年建成并向公众开放。“上世纪90年代这一带曾有几个村子,紧挨着东方化工厂和一些‘散乱污’企业。2018年以后开始腾退化工厂、建设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通州区张家湾镇张辛庄村村民程广森说,“如今我们搬进了楼房,开窗见绿,出门进园,春赏百花,秋看彩叶,幸福感满满。”

上班路上林荫伴随,推窗就能看见公园,城市里也能听到悦耳鸟鸣……北京市森林覆盖率增长到44.9%,24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并顺利通过验收。今年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授予北京“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近年来,北京市将森林城市建设作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森林资源均衡发展、生态格局全面优化、生态福祉惠及大众,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唐芳林说。

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北京,踏上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花园城市的新征程。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局长高大伟表示,北京将实施全域森林城市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以花园城市建设为引领,通过生态网络完善、森林质量提升、生物家园建设、城乡增彩延绿和乡愁景观延续等五方面行动,推进“一屏、三带、九廊、多片区”生态空间建设。

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森林城市建设。

自2020年7月起施行的新修订的森林法,明确“推动森林城市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关于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全国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2025年)》,明确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制定《“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将“科学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加强森林城市动态管理”作为有序推进城乡绿化的重要内容。

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把森林城市建设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大力建设森林城市。自2004年贵州省贵阳市被命名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以来,目前全国共建成国家森林城市219个,为推进国土绿化、增进人民生态福祉、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发挥了积极作用。

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

“绿化只搞‘奇花异草’不可持续,盲目引进也不一定适应,要探索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绿化之路。”

“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久久为功、善做善成”。

“扩绿,就是要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适地适树、适时适法,种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

…………

习近平总书记为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建设森林城市,明确了路径、指明了方向。

——因地制宜,务求实效。

福建省福州市滨海新城岸段,融融春色中,防护林、混交林、景观林挺立海滨,生机盎然。

随着时间推移,这里最早种植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防护林逐步老化。结合森林城市建设,福州市长乐区在21公里长的海岸线上重新布设防护林带。

“复壮”防护林,树种选择至关重要。一般树种很难既能在滨海沙地生存,又能抵御强台风侵袭。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自主选育的木麻黄二代品种“平潭2号”,抗风性强、耐盐碱、枝条柔软不易折断,非常适合在滨海沙地上建防护林。以乡土树种“平潭2号”作为先锋树种,一片片防护林拔地而起,一个个风口被顺利堵住,这一带平均风速下降40%。2021年,滨海新城岸段入选“全国美丽海湾案例”。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成为很多地方建设森林城市时遵循的一大原则。遵循这个原则,在森林城市建设中,乡土树种使用率达到80%以上。

“乡土树种是千万年来自然选择的结果,更能适应本地环境,育苗成本也较低。”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林震说,建设森林城市要根据地块特性及局部小气候等精准施策,尽量选择乡土树种、草种,审慎使用外来植物。个别城市跟风引种“网红”树种、奇花异草导致成活率不高等走偏苗头,被坚决纠正。

“建设森林城市要因地制宜,以水定绿,量水而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司长张炜说,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城市在降水量、地形地貌等方面存在差异,为客观评价森林城市建设成效,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的制定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根据降水量的不同,对山区城市和平原城市申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时的林木覆盖率,提出了不同评价标准。对于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城市,山区城市林木覆盖率应达到25%以上,平原城市林木覆盖率应达到20%以上;对于年降水量400毫米—800毫包養網心得米的城市,山区城市林木覆盖率应达到30%以上,平原城市林木覆盖率应达到25%以上;对于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城市,山区城市林木覆盖率应达到35%以上,平原城市林木覆盖率应达到30%以上。

——科学绿化,勤俭节约。

建设森林城市,需要造林增绿。城市空间寸土寸金,地从哪里来?

很多城市充分利用废弃地、边角地、房前屋后等空间,见缝插绿、拆违补绿、立体绿化,百姓身边的口袋公园、小微绿地明显多了起来。

除了节地,各地在森林城市建设过程中,还想方设法节省造林和管护成本。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市区公园、广场、道路、居住区的公共绿地都使用现代节水灌溉模式。“我们利用玛纳斯河河水和天山积雪融水,通过管道加压、自压方式置换城区绿化用水,形成独立的绿化灌溉管网,城区绿化每年可节约自来水900万立方米,全市绿地采用节水灌溉的占80%以上。”石河子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杜占国说。

石河子市位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常年干旱少雨,建设森林城市难度可想而知。石河子市在树包養木林荫道、公共绿地中,大量种植菖蒲、鸢尾、萱草等耐旱地被植物。“这类地被植物比传统草坪可节水20%—30%。”石河子市园林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贺川江说。

张炜介绍,《国家林业局关于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增强森林城市建设的实效性。很多地方扎实有序推进森林城市建设,走出了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一夜成林”“大树古树进城”等急功近利的蛮干和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师法自然,重视质量。

春和景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国家森林公园蟒山景区,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这里种植了170多种花草树木,包養多彩风光美不胜收。

过去蟒山大面积种植侧柏、油松等常绿树,林分结构简单,很容易发生病虫害。为改善林分结构,近些年来林场结合森林城市创建,种植大量彩色树种,打造高度参差、树种多样的复层混交林。

“这种师法自然的近自然造林法,能让树木更充分地吸收阳光和土壤中的水分、养料,减少发生病虫害及火灾的可能性,也能为野生动物提供更多食物来源,有利于营造稳定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北京市十三陵林场管理处副主任胡东阳说。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副处长张博介绍,北京在建设森林城市的过程中,栽种了不少紫叶李、银杏、枣树、海棠、山楂等食源蜜源树种,既考虑了人们的观赏需求,又兼顾了野生动物的生存需求,提升了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韧性。

“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提升森林质量至关重要。‘坚持保护优先,师法自然’,是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林学会城市森林分会理事长王成说,《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几度修改完善,都把城市森林自然度、生物多包養網样性、树种丰富度作为森林健康的重要指标,明确要求单一树种的栽植数量不超过树木总量的20%。

在森林城市中,以乡土树种、近自然林和原生植被为主体的森林景观,丰富了生物栖息地和迁徙生态廊道,提升了城市生态空间对生物多样性的承载力,让城市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让人民过上高品质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让人民过上高品质生活。”“持之以恒开展国土绿化,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刻意追求奇花异草、名贵树木,真正做到为人民种树,为群众造福。”

“人民”二字重千钧。“为人民种树,为群众造福”,是我国推进国土绿化、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初心和目标。

植树增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越来越美。

“快看,白肩雕!”四川省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迁徙猛禽监测点,观鸟爱好者王楒婷和同伴们手持望远镜、架着照相机,观测并记录着看到的鸟类。目前,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59.5%,共有动植物1724种,监测到的猛禽种类达31种。

在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的基础上,成都正在着力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璀璨“绿心”、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绿肺”、天府绿道蓝网城市“绿脉”、环城生态区超级“绿环”、锦江公园及沱江公园精品“绿轴”,随着“五绿润城”生态示范工程全面实施,如今成都市森林覆盖率增至40.7%,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增至44.7%。

森林城市建设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2023年,全国新建和改造提升城市绿地3.4万公顷,建设绿道5325公里。全国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多年保持“双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多年实现“双缩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不断舒展。

植树增绿,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越来越强。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农林街道竹丝岗口袋公园,竹茂、花繁、景美,是附近居民休闲散步好去处。

“这里是老城区,找到合适地块建公园非常困难,以前附近居民要走20多分钟去其他公园遛弯。”农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主任罗海峰介绍,“竹丝岗口袋公园所在地曾是个违建市场,违建市场拆除后,这里成为废弃地块。街道向居民们征求意见建议,最终决定将废弃地块改造成口袋公园,居民们都竖大拇指!”

在森林城市建设过程中,各地大力建设森林公园、郊野公园、街头休闲绿地等,实行包養網 花園公园免费开放等惠民政策,让人民群众走进森林、拥抱自然,显著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

植树增绿,城市的绿色生产力持续提升。

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依托良好的林业资源和生态优势,各地的森林城市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开发林下经济,拓展林业产业链,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

“山脉壮美如画,沿着山间步道漫步,就可以欣赏各种各样的动植物,真是不可思议!”最近,一名韩国游客将自己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山林中畅游的视频在网上发布,引发关注和热议。

张家界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4.28%,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84%,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张家界市委书记刘革安表示:“生态是张家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森林康养和山地旅居为主要形态,休养、体养、疗养、医养为主要业态的产业体系,在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张家界市森林旅游产值达700亿元。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最近发布的《2023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达9.28万亿元,同比增长2.3%;全国生态旅游游客量达25.31亿人次。

“大地植绿,心中播绿。”人民群众既是森林城市建设的受益者,也成为积极行动者。

今年是新中国植树节设立45周年。3月12日中国植树节,丰富多彩的义务植树活动在各个城市开展。从现场植树,到“码上尽责”“云端植树”,全民义务植树深入推进。2023年,“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全年上线发布各类尽责活动2.4万多个,建成“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1500多个,初步实现全年尽责、多样尽责、方便尽责。

中国的森林城市建设模式,为世界城市生态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北京和福州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世界遴选出的15个城市森林建设典型案例城市。王成表示:“我国在建设森林城市过程中,不断深化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形成了师法自然、统筹城乡发展、‘大地植绿’和‘心中播绿’有机统一等建设理念和科学方法,为推动森林城市建设走深走实提供了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4月3日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今天我们一起种树,就是要号召大家都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人人争当绿色使者、生态先锋,为建设美丽中国增绿添彩,共同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广大干部群众正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新华全媒+丨五年后,那个搬出大山的女孩还好吗?——查包養網心得吉雪与家人的新生活_中国网

包養

吉雪(左二)和家人搬迁时包養抵达安顺市西秀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彩虹社区(2018年4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包養    包養

守护中欧班列的“女飞人”查包養_中国网

1月12日,在重庆兴隆场编组站15号灯桥上,何雪在测试灯具发光情况。

地处重庆市沙坪坝区回龙坝镇的兴隆场编组站,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作为重庆铁路枢纽的“心脏”,这里承担了中欧国际班列的列车解体、编组任务。

“00后”女孩何雪和母思琪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重庆供电段兴隆场电力工区的两名电力线路工。每个夜晚,她们和工友背负数公斤重的工具材料,从地面沿着近70度的爬梯攀上22米高的电塔和17米高的灯桥,对这里的5000余盏灯进行巡检维修包養網,确保编组站包養網比較场的照明安全。

这群守护中欧班列的年轻“女飞人”,用他们的坚守将光照亮编组站场内的包養網每一寸钢轨,守护着每一趟从这里驶出的中欧班列。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  1  2  3  4  5  包養網 花園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包養17  

国新办就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有关情况查包養網心得举行发布会_中国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23年7月20日(星期四)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立佳介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 陈文俊: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如大家所知,昨天《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正式公布,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理解《意见》的有关情况,我们今天请来了几个方面的领导同志与大家交流,他们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先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女士,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立佳先生。

下面,我们先请李春临先生介绍情况。

2023-07-20 15:00:58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李春临: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徐晓兰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安立佳副主席一起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7月19日,也就是昨天,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今天我想借用这个机会,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这个文件出台的相关背景情况。

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意见》的出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和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深切关怀,将有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我们常用“56789”来概括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实,这一特征也深刻反映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大家都知道,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而我国8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就业是民营经济创造的,90%以上的经营主体是民营企业,一大批民营企业活跃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线,在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大背景下,民营经济为压实经贸“压舱石”做出了巨大贡献。总而言之,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党中央陆续印发实施了《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 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各方面围绕文件贯彻落实,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一段时间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少民营企业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迫切需要完善一批基础制度、出台一批管用举措、推广一批经验做法、更好提振信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判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本次出台的《意见》共提出了八个方面31条举措,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我们要把中央精神领会好,这31条干货满满,一定要每一条都要领会到位,把发展方向把握好,把务实举措落实好,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和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我先介绍这些,下面我非常愿意和徐晓兰副部长、安立佳副主席一起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谢谢!

2023-07-20 15:06:51

陈文俊:

谢谢李春临副主任,下面欢迎各位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自己所在的新闻单位。

2023-07-20 15:07:32

澎湃新闻记者:

长期以来,不同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阻碍民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下一步在破除隐性壁垒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谢谢。

2023-07-20 15:12:59

李春临:

谢谢您的提问,您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正如您提到的,有不少民营企业反映,一些地方在市场准入、项目招标投标等方面对民营企业设置了不合理的限制和隐性壁垒,民营企业受到了不平等待遇,不仅影响了当地的营商环境和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也影响到了扩大民间投资、包養網阻碍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围绕解决这一问题,《意见》专门就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出了针对性的举措。

一是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各地区、各部门不得以备案、注册、年检、认定、认证、指定要求包養網设立分公司等形式,设定或变相设定准入障碍,清理规范行政审批、许可、备案等政务服务事项的前置条件和审批标准,不得将政务服务事项转为中介服务事项。稳步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建立市场准入壁垒投诉和处理的回应机制。

二是全面落实公平竞争的政策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机制,坚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强化反垄断执法,未经公平竞争不得授予经营者特许经营权,不得限定经营、购买、使用特许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定期推出市场干预行为负面清单,及时清理废除含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

三是完善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制度,将承诺和履约信息纳入信用记录,发挥信用激励机制的作用,提升信用良好企业的获得感。健全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修复机制,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建立政包養網务失信记录和惩戒制度,将机关事业单位的违约、毁约、拖欠账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四是完善市场化重整机制。鼓励民营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回收资金,推动修订《企业破产法》并完善配套制度,优化个体工商户转企业相关政策,降低转换成本。

围绕加快落实上述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相关工作。比如,在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方面,持续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的清理,对市场准入和退出、强制产业配套或投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以及政府采购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比如,在市场准入方面,推出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持续开展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的通报。比如,在招标投标领域,修改完善招标投标公平竞争的制度规则,制定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力争通过扎实举措,切实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谢谢。

2023-07-20 15:13:11

红星新闻记者:

《意见》中提出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我们经常提到,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互为主体,请问工信部在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打算?谢谢。

2023-07-20 15:22:22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徐晓兰:

谢谢您的提问。正如您提到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互为主体,民营企业中90%以上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中90%以上是民营企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小企业联系着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强调要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强部门协同、部省联动,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健全法治环境。深入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推动出台配套法规,今年是《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施行20周年,目前已有27个省(市)出台了本地区的中小企业促进条例。深入开展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

二是加力完善政策环境。推动出台《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仅去年一年,国家层面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就达40多项,带动省级出台配套政策文件270多个,同时,认真抓好政策落实,压实各方面责任,切实让中小微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三是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开展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三赋”专项行动,提升中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搭建创新载体、集聚各方面创新资源。健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四是不断改善融资环境。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推广随借随还随贷等新模式,推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聚焦重点产业链,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引导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创新。

五是加快构建高效服务体系。推动初步形成以国家、省、市、县四级近1700家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机构为骨干、3800多家省级以上服务示范平台为支撑、广大社会化服务机构为补充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上半年全国各类服务机构服务企业共计700多万家。

为进一步推动各地优化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要求,从2019年起定期开展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已覆盖全国36个重点城市,“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优”的效果逐步显现。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从上述五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政策法规体系、优质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为中小微企业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谢谢!

2023-07-20 15:22:52

CNBC记者:

近期计划有什么实际措施来提升民营企业的信心?

2023-07-20 15:26:32

李春临: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出台《意见》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通过有力举措提振民营经济的发展信心。除了刚才我谈到的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文件还就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良好氛围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举措。

比如,在加大对民营经济支持政策方面,以增强政策精准性、稳定性、实效性和协调性为重点来回应企业关心和诉求,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完善欠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建立拖欠账款清理与审计、督察、巡视等制度的常态化对接机制。强化人才和用工需求保障,畅通民营企业职称评审渠道。完善支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建立支持政策“免申即享”的制度,强化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根据实际设置合理的过渡期,在涉企政策、规划、标准的制定和评估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作用。

比如,在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方面,引导社会正确认识民营企业的重大贡献和重要作用,培育尊重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舆论环境,增强企业家的荣誉感和社会价值感,依法严厉打击以负面舆情为要挟进行勒索的行为。支持民营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鼓励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做发展的实干家和新时代的奉献者。向全社会展现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形象,更好地和舆论互动。

此外,围绕《意见》的落实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于近期推出相关配套政策举措。一是推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二是制定印发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文件,聚焦重点领域,健全要素保障机制,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上述两份文件很快将出台。作为《意见》的“1+N”的配套措施,通过政策措施的集中推出,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切实推动《意见》落地见效,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谢谢。

2023-07-20 15:26:44

封面新闻记者: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全国工商联将如何引导民营企业家稳预期、强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谢谢。

2023-07-20 15:27:02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安立佳: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预期稳信心足,民营企业才能够安心谋发展。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反复提及信心这一关键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时又强调了要“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此次出台的文件提出,要用务实举措稳定人心、鼓舞人心、凝聚人心。今年,全国工商联将“稳预期、强信心”作为全年工作的一项重点,通过深入细致地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切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一是加强思想引导,帮助民营企业家形成正确认识。广泛开展以“学思想、明方向、强信心、建新功”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帮助民营企业家充分了解、正确理解党和国家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方针政策,正确把握政策导向、抓住用好政策红利,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另一方面,做好世情国情教育,讲清楚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和任务,帮助民营企业家充分认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认清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大趋势。

二是做好依法保护,以推动法治建设的实际进展和成效切实改善预期。我们将不断完善工商联法律服务体系,继续推动清理和修订违反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持续跟踪推动有关立法进展,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三是做好沟通协商,努力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依托工商联打造政企沟通协商平台,推动实现政企沟通协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轻装上阵、专心发展。

四是做好正面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尊商重商的良好氛围。我们将加大对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宣传力度,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同时,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打击对民营企业恶意造谣抹黑等行为,推动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舆论环境。谢谢。

2023-07-20 15:27:20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请问在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方面都有哪些举措?谢谢。

2023-07-20 15:34:33

安立佳:

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谢谢您的提问。对民营企业来说,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进入新时代以来,全国工商联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建立了与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的沟通联系机制,共同举办了四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参与立法协商、开展普法宣传、抓实依法维权、深化企业合规、推进商会调解等取得积极进展。“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显示,民营企业对法治环境满意度位列五大环境要素评价的第一位。《意见》回应了民营企业的法治期盼,为民营企业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提供了有力支持。下一步,我们着重从五个“一体”抓好落实。

一是一体推进守法诚信教育与法商素养提升。持续开展“法律三进”“法治体检”“企业家学法”等活动,引导民营企业练好法治内功,增强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和守约观念。

二是一体推进产权平等保护与优化法治环境。深化法治民企建设,推进重大涉企立法。会同公检法司机关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推动沟通联系机制,“万所联万会”走深走实,继续举办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

三是一体推进民营企业合规与防治内部腐败。会同最高法、最高检等成员单位深化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机制建设。引导企业建设合规管理体系,助力企业守法合规经营,从源头防范治理腐败。

四是一体推进依法维权与商会调解。做实法律维权,建立健全维权服务网络。推进商会调解培育培优行动,提升依托商会化解涉企纠纷的能力。

五是一体推进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和保护创新权益。会同有关部门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和保护,深化民营经济标准化工作,举办民营经济标准创新大会、标准创新周等活动。谢谢!

2023-07-20 15:35:01

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注意到,《意见》在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了很多举措。在强化民营经济自身健康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2023-07-20 15:35:31

李春临:

感谢记者的提问。要实现民营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为民营经济创造法治化的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的权益。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自身也要不断改革、积极创新、规范经营、练好内功。

在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方面,《意见》提出,以对民营经济的平等保护为重点,营造良好稳定的预期,促进民营企业依法依规经营。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的权益,进一步规范涉产权强制性措施,完善涉企案件申诉、再审等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原始创新的保护力度,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畅通涉企违规收费投诉举报渠道。

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方面,《意见》提出,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民营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导民营企业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鼓励民营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强品牌建设,拓展海外业务,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兴业。参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参与乡村振兴。依法依规规范和引导民营资本健康发展。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拓展消费、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在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方面,《意见》提出,全面贯彻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优秀企业家示范带动作用,加强民营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教育培训体系,推动事业新老交替和有序传承。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家接触交往,主动作为、靠前服务。

为了更好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民营企业建立了常态化的交流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同志连续三周与民营企业负责人举行座谈交流。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其他的党组成员和委领导,也都利用各种形式和民营企业家座谈交流、了解情况、听取建议。这种制度的建设,就是要建立从问题反映到落实解决的闭环机制,切实帮助民营企业排忧解难。谢谢。

2023-07-20 15:35:47

浙江日报潮新闻记者:

中小微企业是最具创新活力的市场主体,我们关注到,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启动了“三赋”专项行动,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请问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什么政策措施?谢谢!

2023-07-20 15:45:57

徐晓兰:

谢谢您的提问。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中99%左右是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是创新的生力军,专精特新企业是创新的排头兵,创新能力足、活力强、领域广、专业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是开展梯度培育,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引导中小微企业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实现专精特新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五批120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地方培育近9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小巨人”企业为例,近年来,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数14万余项,今年上半年,专精特新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均高于规上工业企业。

二是促进资源集聚,推动协同创新。联合发展改革委、全国工商联等11个部门开展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组织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推动各地开展“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开展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活动,通过这两个行动和两个活动的开展,搭建交流、对接、合作、服务平台,推动构建协同创新生态。

三是加强创新赋能,注入创新活力。开展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三赋”行动,加速科技成果向中小微企业转化和集聚,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导企业以卓越品质提高质量效益,以标准能力提升市场地位,以品牌信誉增强核心价值,形成综合发展优势。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创新引领,着力推动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一是示范引领促进规模质量双提升。我们已开展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小巨人”企业规模进一步壮大,质量进一步提升。我们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持续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壮大优质中小企业群体,擦亮专精特新金字招牌。二是融通带动形成协同创新合力。通过揭榜发榜等形式,搭建大企业、高校院所与中小微企业间协同创新平台,实现供给与需求、技术与市场的深度对接,营造“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的良好发展生态。三是创新赋能提升综合发展优势。深入开展“三赋”全国行活动,举办“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汇聚更多创新资源,赋能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谢谢您的提问。

2023-07-20 15:46:21

第一财经记者:

《意见》提出要完善融资政策支持制度,请问工信部在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考虑?

2023-07-20 15:55:00

徐晓兰:

谢谢您的提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工作。

一是扩大中小微企业间接融资规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扩大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和中长期贷款规模,连续六年联合财政部实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政策,实现了“面扩、量增、费降”政策效果。2023年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7.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6.1%,普惠小微授信户数同比增长13.3%,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4%,比各项贷款增速高9.1个百分点。

二是促进中小企业上市融资。会同证监会推动在北京、浙江等9个区域性股权市场建成“专精特新”专板,启动“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围绕重点产业链上中小企业开展投融资对接活动,指导各地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库,对拟上市企业开展分类指导、精准服务、投融资对接。截至2023年6月底,已累计有144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占A股已上市企业的27.7%。其中,2023年1—6月,新上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2家,占A股新上市企业的59%。可以说,专精特新企业以其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三是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带动作用。引导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聚焦国家战略开展投资业务,吸引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投资力度。截至6月底,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已累计设立31支子基金,子基金募资总规模近900亿元,完成投资项目达到1100多个。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做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落实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持续加大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单打冠军”“配套专家”,在强链补链稳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谢谢您的提问!

2023-07-20 15:55:31

海报新闻记者:

目前,民营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还有待提升,“质”的稳步提升和“能”的不断增强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请问在引导服务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将如何发力?谢谢。

2023-07-20 15:59:21

安立佳:

谢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练好内功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企业要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全国工商联始终把引导民营企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引导服务工作的主线来抓。下一步,我们将着力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

在创新发展方面,将持续开展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行动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基地创建,推进重点产业链民营企业数据库建设,深化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举办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峰会和民营企业家创新战略研讨班,发布民营企业创新情况报告,举办民营经济标准创新周活动,多措并举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

在协调发展方面,将继续搭建民营企业与地方对接平台。下半年,我们将联合地方政府共同组织一些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经贸活动,如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推河南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国知名民企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高端峰会、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推山东绿色低碳包養網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助推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大会等,引导民营企业将企业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融合。

在绿色发展方面,前几天,我们刚刚举办了全国民营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大会,宣布了一个倡议、建立了一个联盟、发布了一批典型。今后,我们将以民营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为重点,引导民营企业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

在开放发展方面,以送政策、送服务、防风险(“两送一防”)行动为抓手,积极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进护航民营企业“走出去”专项行动,组织民营企业积极参加世界华侨华人工商大会等重点经贸交流活动,开展培训提升民营企业预防境外风险与合规经营能力,积极宣传“走出去”民营企业优秀案例,讲好“一带一路”民营企业故事。

在共享发展方面,聚焦稳岗就业、乡村振兴、公益慈善三个领域,将继续组织开展“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行动”、民营企业光彩行活动,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等,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共同富裕。谢谢。

2023-07-20 15:59:33

中宏网记者:

此次《意见》以高规格的方式提出了多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能否落到实处,关系到政策的最终效果。请问将如何抓好《意见》中各项措施的落实工作?谢谢。

2023-07-20 15:59:52

李春临:

谢谢你的提问。俗话说得好: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意见》出台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从四个方面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确保《意见》的政策效应充分释放,落实落地。

一是健全机制,压实责任。建立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和压实部门责任,加强协同配合,强化央地联动。地方政府也要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和要求,充分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和细化具体的实施方案,确定工作目标和时间进度安排,推动各项措施落地,切实增强民营企业的获得感。

二是密切跟踪,优化配套。加强统计监测,持续对文件落实情况开展动态跟踪,健全政策实施效果第三方评价机制,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及时提出完善政策的后续配套措施,着力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阶段性突出困难和问题。

三是持续督促,强化激励。加强已出台政策的督促落实,重点推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产权保护、弘扬企业家精神等政策的落实落细。建立健全民营经济投诉的维权平台,完善投诉举报保密制度、处理程序和督办考核机制,让有含金量的措施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是广泛宣传,做好解读。做好文件解读和舆论宣传,讲好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故事,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氛围,提升民营企业谋发展、谋改革、谋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今天也非常感谢来了这么多新闻媒体,帮我们把31条举措宣传到每一位民营企业家的心中去,推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早日实现。谢谢。

2023-07-20 16:00:23

陈文俊:

谢谢各位发布人,谢包養網排名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

2023-07-20 16:00:39

“战鹰”呼啸 创新“腾飞”——查包養網心得解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展新亮点_中国网

歼20列阵长空,运20大鹏展翅,无人机翱翔九霄,特种作战机戍守海天;AG600M投入灭火实战,“新舟”60灭火机超低空满载投水试飞成功,多款先进直升机扶摇直上……

过去一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实现明显提升,航空装备不断取得突破;民机产业开启发展新局,实现高质量均衡生产,交付民机664架,打造15个重要创新平台。

站在新起点上,航空工业集团正全力以赴,加快构建完备有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包養網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补齐基础研究和维修保障技术短板,为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持续赋能。

拼创新,彰显航空科技力量

2月21日,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公司停机坪上,“战鹰”整装待发。塔台一声令下,伴随着轰鸣声,“战鹰”腾空而起,圆满完成龙年首飞。

一年来,从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到实施航空工业集团党组“创新决定30条”“科技创新五大行动”等一系列战略举措……航空工业集团持续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跨行业、跨机构、全要素协同创新,面向重大任务牵头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

在空军航空开放活动·长春航空展上,完成飞行展示的歼-20飞机从观众前滑向停机坪(2023年7月26日摄)。新华社发(余红春 摄)

一年来,从长春航空展到天津直博包養会,从中国应急展到完成应急保障任务……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航空装备备受瞩目,保护祖国神圣领空,绽放世界舞台传递和平;驰骋包養战训一线,展现航空科技力量。

西部战区应急指挥组搭乘战区空军一架运-20从西南某军用机场起飞,赶赴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地震灾区,统筹抗震救灾工作(2023年12月19日)。新华社发

在不久前召开的航空工业集团科技创新年会上,航空工业集团党组发出号召:打赢领先创新“总体战、破击战、持久战”。

“矢志不渝拼创新,是我们骨子里的信念。”航空工业集团总经理郝照平表示,航空工业集团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继续推进科技强国、航空强国建设,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集团不懈努力奋斗。

勇进取,构建民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全新格局

“试飞03,跑道27,风向250,风速11,可以着陆!”

不久前,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东山机场,随着塔台给出允许着陆的指令,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平稳着陆,AG600最后一个低温试飞科目顺利结束,这也标志着为期10天的AG600低温专项试飞试验圆满完成。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M在广东珠海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上进行飞行投水演示(2022年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这期间,低温天气对“鲲龙”团队发起了多次挑战。不论是试验期间零下40摄氏度的平均气温,还是留给团队并不充裕的试验时间,团队都一一化解,最终顺利完成试验任务。

“鲲能化羽垂天,抟风九万;龙可振鳞横海,击水三千。”

在湖南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23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上,参观者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展位参观“鲲龙”AG600模型(2023年9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从AG600到“新舟”60,再到AC313A、AC352、AC332等一批先进直升机……面对新形势、新部署、新要求,航空工业集团始终聚焦强军首责、聚力民机主责,着力构建军民机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全面开启民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

2023年7月,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晋江沿海登陆。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飞赴福建受灾地区执行台风“杜苏芮”应急保障任务。

此次执行任务的“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可在8至10级风中常态化飞行并执行灾害侦察、应急通信保障等任务,实时回传现场灾情画面,并化身空中基站,打通“三断”极端条件下救灾生命线,为应急救援的指挥调度提供有力的保障。

2023年10月,航空工业包養集团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组织实施并圆满完成了航空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

此次演练以“打造国家航空应急救援关键力量”为主题,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我国自主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化发展成效,实战验证了航空应急救援战法研究、科技创新、装备研制、实战应用等科研生产成果。

在江西景德镇吕蒙机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大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机“吉祥鸟”AC313A直升机首飞成功(2022年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演练现场,“鲲龙”“新舟”“吉祥鸟”“翼龙”“旋戈”等7型8架由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航空应急救援装备汇聚一堂,组成航空应急救援“国家队”。

航空工业集团广大干部职工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增强项目研制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坚定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全面推动型号研制、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向前迈进。

育良才,推动航空科技自立自强

新春之际,翻看着反映中国航空工业新成就画册的两院院士顾诵芬激动不已,94岁高龄的他说:“要发展得更好,我等着新飞机出来!”

“蓝天酬壮志,为国铸战鹰。这是一代代中国航空工业人的真实写照。”航空工业集团新闻发言人吴基伟说。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世界各国都在抢抓机遇。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工作人员在航空工业天津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组装生产一架AC332型民用直升机(2023年6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为汇聚激活人才第一资源,航空工业集团通过任务驱动让人才多起来,压实担子让人才长起来,薪酬激励让人才活起来,加大科技人才职业生涯全周期培养力度,加快建立以院士、集团级技术专家和青年技术骨干为代表的技术人才梯队和以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集团级技能专家和青年技能骨干为代表的技能人才梯队。

近年来,航空工业集团还先后实施了“英才工程行动”“科技创新青年博士联谊会”“千名博士引进工程”“育鹰计划”等一批重点人才举措,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培养高端人才。

新时代航空工业人才发展体系的不断推进,为建设航空强国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023年7月,2022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公布,航空工业直升机所总设计师、副所长邓景辉荣获“最美科技工作者”证书;11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航空工业成都所总设计师王海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2月,航空工业1名个人、1个团队在“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中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和“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

郝照平表示,航空工业集团将自觉担当航空领域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国家队,牢牢把握历史机遇,真正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打造一支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用实际行动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团结起来,走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字记者:胡喆

海报设计:谢悦

编辑:王敏、沈文、林革、戚文娟、刘莲芬、张曼怡、徐金泉、王浩程、姜子炜

统筹:黄小希、何雨欣

让“查包養網心得颜值”有价值 “繁花”朵朵催热“春日经济”_中国网

“趁着假期,我们一家自驾来菏泽看梨花,体验梨花的浪漫。”一位来自山东淄博的游客兴奋地告诉记者。

北京玉渊潭的樱花、苏州园林的玉兰花、江西婺源的油菜花……清明假期,人们纷纷外出踏青赏花,共享绿水青山明媚好春光。

不负春光与时行,“繁花”朵朵催热“春日经济”。文旅相关平台数据显示,在众多赏花游热门目的地中,扬州、兴化、婺源、无锡、武汉、云阳、罗平、安顺、林芝、伊犁等吸引了更多游客以及摄影爱好者的青睐。多家旅游平台均推出赏花主题打包旅游产品,涵盖了扬州、无锡、婺源、武汉、贵州、新疆等热门赏花目的地。

4月5日,北京迎来清明小长假游园高峰,玉渊潭公园樱花陆续绽放,鲜花盛开游人如织。记者探访发现,园内推出了多款“樱花系”美食和周边,让游客在赏花之余,还可以把“春天的礼物”带回家。

“来玉渊潭看樱花是我们家的保留‘节目’,一边品尝樱花拿铁,一边观赏樱花美景,感受北京的春天。”北京市民徐先生说,“再买一些樱花周边回家,让家里也有春天的气息。包養

春风抚翠木,繁花满眼生。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消息,国家植物园(北园)园内的木兰于4月初盛开;40万株郁金香,从3月底陆续开放到5月初;7.1公顷的月季专类园将集中展示1000余个品种共5万余株地栽月季。

“今春在北京市范围内精选推荐了132处各具特色的赏花片区,方便市民就近感受花园城市建设的成果。”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园管理处处长马红说。

“春日‘花经济’持续升温,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品质和精神追求的提升。”业内专家认为,春日“颜值”正在加速转化为产业“价值”,推动消费市场提质扩容,也为多个行业发展赋能。让“赏花游”流量变“留量”,春日赏花不仅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包養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赏花+美食”“赏花+露营”“赏花+非遗体验”……花为“媒”开拓消费新场景,多种春季场景式消费不断翻新,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四川眉山市,深挖“旅游+”价值,结包養網合各类花卉花期,打造“赏花+品茶”等复合型业态延长经济产业链条;在湖北武汉,通过融合“文、旅、体、商、演”等全域要素,以樱花为主打的赏花游扩展为城市游;在安徽黟县,“乡村+赏花+体育”模式做强赏花经济,带动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添香增色”……繁花绽放消费热,春日尽显“花经济”活力。

“跟着繁花去旅行,成为旅游市场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第一个关键词繁荣,第二个关键词繁花,第三个关键词繁华,成为广大游客乐于去分享、乐于去参与、乐于去体验的旅游新空间、新场景和新项目。”

“花经济”的繁荣同样离不开花卉的种植和繁育,从节日礼物到特色产业,“花经济”正绽放勃勃生机。中国花卉协会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鲜切花生产稳中有增。花卉种植面积约150万公顷,花卉从业人员超500万人。

2022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花卉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花卉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力争年销售额达到3000亿元。到2035年,完备的花卉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力争年销售额超过7000亿元。

多位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春日“花经济”繁荣体现了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让“花经济”从“一时春”变成“四季春”,不仅要展示“颜值”,更要深挖价值。通过创新和升级,提升“花经济”的品质和附加值,将赏花经济作为区域资源整合的有力抓手,推进上下游及周边产包養網 花園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充分发挥“赏花+”,将与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融合,打造多元化的经济模式,让“花经济”为城市旅游、乡村振兴注入春的活力。

作者:欧阳易佳

第一观察·瞬间丨中德领导人漫步钓鱼台_中查包養心得国网

4月的北京,绿草如茵,春意盎然。16日,习近平主席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德国总理朔尔茨。

新华社记者的镜头,记录下中德两国领导人一起散步交流的画面——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散步,作为一种氛围轻松的外交方式,体现着国与国关系的紧密与领导人交往的深入。会见、散步、午餐……围绕中德关系发展、双方务实合作、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等广泛议题,习近平主席同朔尔茨总理面对面交流达3个多小时。

观察中德领导人此次互动,有这样三个突出感受——

一是“领航定向”。

2014年,习近平主席首次包養網对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同德国领导人共同宣布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年来,正是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战略引领下,中德关系穿越国际风云变幻始终稳健发展。

朔尔茨就任德国总理后,中德双方继续保持密切交流。2022年11月包養網,朔尔茨作为德国总理首次访华,成为中共二十大闭幕后首位访华的西方国家领导人。此次时隔一年半再次来到中国,他又成为2024年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

多年来,中德领导人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密切互动、深化互信,在中德两国交往史上写下一段段佳话。习近平主席此次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朔尔茨总理,并一起散步、共进午餐,既是中德领导人以多种方式保持战略沟通传统的延续,也表明在新的形势下,双方都对推动两国关系行稳致远高度重视。

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变局,如何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看待和发展中德关系?

“中德两国都曾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中德之间没有根本利益冲突,彼此不构成安全威胁”“中德合作对双方有利,对世界有利”“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交流互鉴、合作共赢包養,两国关系必将继续行稳致远”……

习近平主席在会见包養中就中德交往的方向性、原则性问题作出重要阐述,指出要“坚持中德关系的合作主基调和发展大方向,牢牢把握中德是全方位战略伙伴这一定位”,为中德关系长远发展指明路径。

二是“务实合作”。

同以实业立国,务实是中德合作的鲜明底色。德国连续49年是中国在欧洲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8年保持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地位;据德方统计,2023年德对华投资再创历史新高……一系列数据,充分体现了两国互利合作的韧性和活力。

近年来,随着中德两国各自发展和国际形势变化,中德务实合作中也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看待?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中的论述高屋建瓴——

“中德互利合作不是‘风险’,而是双方关系稳定的保障、开创未来的机遇”“无论是机械制造、汽车等传统领域,还是绿色转型、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两国都有合作共赢的巨大潜力亟待挖掘”“坚持以市场眼光和全球视野,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看待产能问题,多探讨合作”……

“机遇”“潜力”“合作”等关键词充分表明,在中方看来,新形势下中德互利共赢的空间不是更小了,而是更大了。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推进,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将给包括德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朔尔茨总理此次访华,环境、农业、交通3名内阁部长同行,重量级企业家组成的经济代表团随访,先后访问重庆、上海、北京,体现出德国经济界深化对华交往与合作的普遍意愿。

“亲身感受到中国经济发展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德中两国企业界的紧密良好合作印象深刻”“德方愿同中方继续加强两国关系,深化各领域双边对话与合作”,在同习近平主席包養網比較的会见中,朔尔茨总理表示。

三是“视野宏阔”。

中国,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德国,欧盟重要成员国,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这样的体量和分量,使得巩固和发展中德关系的意义超越了双边关系范畴,对亚欧大陆乃至整个世界都有重要影响。

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种种风险挑战,都离不开大国合作。“中德应该独立自主开展多边领域协作,推动国际社会用实际行动更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不平衡、地区冲突等全球性挑战,为世界的平衡稳定作出更多贡献。”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彰显了一位大国领导人的视野与担当。

推动早日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中提出把握“四要四不要”原则。双方表示,中德都致力于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反对使用核武器或攻击和平核设施,妥善解决国际粮食安全问题,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双方还在巴以冲突等问题上达成共识。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提出了“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两大主张。在同朔尔茨总理的会见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德在世界多极化问题上有不少共通之处”“都支持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显示着中德合作的显著时代意义和重要战略价值。

中德携手合作,完全可以彼此成就。漫步钓鱼台,中德领导人就一系列重大议题深入交流,为两国各领域合作注入新动力,也向世界释放了积极信号。

策划:张晓松

监制:鞠鹏

主笔:杨依军、王宾

统筹:刘华、吴晶晶、许晟

视觉:李涛、张惠慧

编辑:朱思明、何晓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